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有序銜接”“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指示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和bevictor伟德官网于2025年4月18日在北京聯合主辦“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研讨會暨第六屆健康保險藍皮書發布會”。
會議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中國銀保監會原副主席黃洪莅臨現場并為研讨會緻辭,bevictor伟德官网黨委副書記于瑩作書面緻辭。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保險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閻建軍代表藍皮書編委做主題報告。在專題演講環節,中國職工保險互助會理事長、主任李然,中國康複研究中心副主任密忠祥,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總監董向兵,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家庭醫生與基層醫療管理分會會長顧湲,中國老年保健協會數智健康保障分會會長耿俊強和bevictor伟德官网教授邵曉軍分别作專題演講。會議由bevictor伟德官网副院長萬廣聖主持。
《健康保險藍皮書》是bevictor伟德官网和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合作編寫的系列性研究報告,至今連續出版六年,受到了廣泛關注,形成了獨特的品牌。藍皮書緻力于對中國健康保險業發展面臨的長期性、根本性、前沿性問題的研究,為主管部門提供政策儲備,為健康政策、醫療、保險、教育、産業鍊中的各相關機構提供參考。《健康保險藍皮書:中國健康保險發展報(2024)》把“推動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促進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有序銜接”作為研究主題,總結發展規律,探索發展路徑。
藍皮書顯示,整體而言,我國健康保險發展面臨良好機遇。一是國家政策加大支持力度為健康保險發展營造了良好制度環境;二是2011年以來,我國衛生總費用受到來自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變化和醫療服務供給擴張三方面因素的疊加影響,呈現持續增長趨勢,衛生總費用增速平均高出GDP增速2.5個百分點以上,2023年衛生總費用占GDP的比重達到7.2%。但是,在籌資端,政府衛生支出和基本醫療保障支出很難與之同步增長,這打開了健康保險發展空間。
從服務民生福祉看,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以下簡稱“惠民保”)發展模式初步經受住了時間檢驗。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支持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産品,覆蓋基本醫保不予支付的費用,緩解人民群衆“因病緻貧”問題,成效顯著,以浙江省為例,2023年,浙裡惠民保減輕個人負擔率為13.50%。藍皮書總結了典型惠民保模式的運行機理,指出其以滿足參保人群“平時有預防、生病有保障”需求為主,具備普惠性、政策性、非營利性和市場性四種屬性。實現了市場機制、公益機制與行政機制有機融合和優勢互補,為醫保籌資難題提供了新解法。
從應對慢性病高發、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來看,藍皮書指出保險業與慢性病管理産業鍊各方的融合模式仍在初級的探索階段,商業模式尚未形成。基于對三明市、天津市等地政策型慢病管理模式的總結提煉,對保險業參與慢性病管理工作提出兩點建議,一是推動公共衛生多元支付體系建設,為慢性病管理提供支付保障;二是發揮資源整合平台優勢,參與政策型業務經辦,實現優質健康資源的統合與嘗試。
從産品結構看,健康保險發展面臨結構調整壓力。重大疾病保險依然是我國商業健康保險的主要險種,但其發展面臨渠道困境、儲蓄功能被壽險産品替代、投保人購買方式轉變等帶來的挑戰,發展前景難言樂觀。醫療保險正在迅速崛起,但短期内依然無法撼動重疾險的主力地位。
長期來看,健康險結構調整能否順利完成,取決于醫療保險業務能否實現高質量發展。醫療保險業務發展路徑逐漸清晰,走大衆化和高端化并行發展道路,用不同的機制來滿足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一是走大衆化和普惠化發展道路,完善社商融合機制,推動普惠型補充醫療保險發展模式成熟定型,明确其政策性保險定位,助力解決基本醫保支付政策範圍之外的大額醫療費用對一般家庭帶來的“因病緻貧”問題;二是走高端化發展道路,滿足中高收入階層超過法定醫療保障水平之上的需求,預計百萬醫療險繼續向次标體市場拓展,仍面臨逆向選擇問題困擾,也面臨缺乏對“過度醫療”管控能力的困擾。醫保丙類目錄的制定為高端醫療險帶來長期機遇,但需要DRG/DIP醫保支付政策進行相應調整。
六年來,bevictor伟德官网聯合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通過打造學科跨界合作研究平台,彙聚了來自政産學研穩定的多專業背景研究隊伍,促進健康保險研究成果轉化應用。藍皮書積極呼應改革發展的核心命題,高度關注優先覆蓋群衆最常用、負擔最重的藥品的多元支付,高度關注健康管理和慢病管理領域的延伸與發展,高度關注數據為支撐的費用報銷和管理準入。
近年來,基于醫保“融合治理”邏輯,對于政府推動的“惠民保”制度改革進行跟蹤分析,完善了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的理論基礎。深度參與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先後對浙江省五個城市和廣東省三個城市進行了深入調研,相關政策建議得到有關部門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