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看家風:講故事談理論生動诠釋啟迪人心

發布者:護理學院發布時間:2016-09-29浏覽次數:212

護理國教聯合黨總支政治學習參考資料二十四

  

《人民日報》看家風:講故事談理論生動诠釋啟迪人心

材料來源:人民網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217/c1001-28130908.html

學習時間:2016411-417

  

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2015年春節團拜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着重談到家風建設。

中國傳統文化裡對家風重視已久,習近平對家風的此番講話,引發社會各界廣泛讨論,各大媒體也重磅予以報道。人民網記者檢索統計發現,從去年習近平在春節團拜會上講話至今,近一年來,《人民日報》至少有260篇報道談到家風,而家風這兩個字出現在《人民日報》的新聞标題中累計已達40餘次。

梳理《人民日報》對 “家風的報道,既有家風故事、各地特色,也有理論探讨,大量鮮活的事例和啟迪人心的話語生動诠釋了家風的豐富内涵。

講故事重溫革命先輩的優良家風

谷文昌去世後一周,愛人史英萍便拆除了家中的電話,連同谷文昌的自行車,一并上交:這是老谷交代的,活着因公使用,死後還給國家。谷家家風中照見的,是谷文昌生前恪守的當官底線。”201547日,《人民日報》對福建東山縣原縣委書記谷文昌的家風講述,獲得諸多讀者點贊。

周恩來定下的十條家規,陳雲、羅榮桓堅持不搞特殊化,張聞天從不允許子女沾光等革命先輩的家風故事,激勵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人。在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征程中,中國共産黨積澱了許多優良傳統。《人民日報》的黨建周刊自2016119日起,推出深度關注·怎樣培育良好家風專題報道,重溫中國共産黨革命先輩的優良家風,以期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中央黨校教授辛鳴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時說,黨的很多老一輩革命家,都比較注重家風,注意讓工作與家人絕緣,這就是自覺維護權力運行的規範。

談理論領導幹部的家風不可忽視

今年1月,《人民日報》第4版《人民論壇》欄目連續推出一組系列評論談談領導幹部的家風,文章把握時代脈搏,緊扣三嚴三實,語重心長、鞭辟入裡。

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在中國人的精神譜系裡,國家與家庭、社會與個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體。開篇評論《家國情懷是立身養德之本》一文寫道,在傳承優良家風中築牢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在正家風、齊家規中砥砺道德追求和理想抱負,在履行家庭義務中知曉責重山嶽、公而忘私的大義,正是家風傳承中所蘊藏的時代課題。

系列評論第二篇《家風傳統是幹事創業之基》以劉鐵男案、蘇榮案為例,指出家風純正是幹事創業源源不斷的正能量,家風腐化則是為人處世難以承受的負資産。

系列評論第三篇《家風建設是作風涵養之要》進一步指出,領導幹部手執權力重器,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非同小可,自當從家庭做起,以家風建設助力作風涵養,以家庭和睦引領社會和諧。

看地方各省家風建設傳遞正能量

記者發現,《人民日報》還對浙江、黑龍江等地的家風進行深入采訪報道,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崇尚優良家風的社會風尚。

2015525日《人民日報》頭版,一篇《浙江處處好家風》,報道浙江不斷挖掘、傳播、踐行家風文化,并注入新的内涵,處處可見好家風。20151225日《人民日報》第9版,關注報道《浙江臨安好家風》,講述了浙江臨安市緊緊抓住家庭小細胞,用好家風老家底的故事。20151217日《人民日報》第11版,圖片展現了浙江省平陽縣開展的廳堂懸挂家訓,培育文明家風主題活動。

在黑龍江,領導幹部參加家祭公祭等活動的情景,也引起人民日報記者的關注。2015430日《人民日報》第10版,名為《家風帶政風 修身連民生》的報道,記錄了黑龍江綏化市4位縣委書記在修身養德和家風政風建設方面的知與行。

《祠堂尊教化 繼世重家風》這組刊登在《人民日報》201544日第7版的圖文報道,則聚焦在廣東南灣村麥氏宗祠、安徽歙縣許村古祠群、山西常平關帝祖祠、福建上杭李氏大宗祠,通過古建築的縮影,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熏陶影響着各地的家風。

春節是萬家團圓、共享天倫的美好時分。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促進家庭和睦,促進親人相親相愛,促進下一代健康成長,促進老年人老有所養,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習近平總書記去年在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言猶在耳,又是一年春來到,春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讓良好的家風在中華民族長久地傳承下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