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上的講話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精神,bevictor伟德官网團總支面向所有團員青年推出知識科普文章。本篇文章主要内容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進博會開幕式上的講話精神。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進博會的開幕式演講
11月4日晚,形如“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再次盛裝綻放。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以視頻方式發表主旨演講。
這也是習近平主席連續3年在這一場合向世界宣示中國主張。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開放舉措——建設開放新高地、促進外貿創新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化雙邊多邊及區域合作。
這是中國向全世界發出的堅定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信心、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有力宣言,展現了中國更加開放的世界情懷,必将為不穩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的世界經濟注入強大正能量。(文字來源:共産黨員網)
東方之約,中國之諾。從2017年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首次提出舉辦進博會,到主持中央深改組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總體方案》,再到批準《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實施方案》……習近平主席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進博會由創意變為創舉,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
“四葉草”内,聚四海賓朋。在這裡,既有世界500強等行業龍頭,也有前來試水的“初生牛犢”;既有來自發達國家的百年老店,也有來自最不發達國家的中小企業。中國以海納百川的胸懷,構建貨通天下、全球同享的合作大平台。(文字來源:共産黨員網)
開幕式講話精神内涵
習近平指出,本屆進博會是在特殊時期舉辦的。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各國帶來嚴重沖擊,也給世界經濟帶來了重創。中國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如期舉辦這一全球貿易盛會,體現了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真誠願望。
疫情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從曆史上看,不管遇到什麼風險、什麼災難、什麼逆流,人類社會總是要前進的,而且一定能夠繼續前進。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我們要攜起手來,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加強合作溝通,共同擴大對外開放。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赢的共同開放,信任而不是猜忌,攜手而不是揮拳,協商而不是謾罵。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擔的共同開放,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發展中國家要積極作為。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不應該任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而要以建設性姿态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文字來源:新華網)
“中國将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赢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
在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的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将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的信心與決心,再次重申中國同世界分享市場機遇、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的真誠願望。
習近平指出,新冠肺炎疫情使世界經濟不穩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但中國擴大開放的步伐仍在加快,各國走向開放、走向合作的大勢沒有改變。各國要攜手緻力于推進合作共赢、合作共擔、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中國将秉持開放、合作、團結、共赢的信念,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推動世界經濟複蘇,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文字來源:新華網)
進博會開展的意義
第三屆進博會,是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後首個主場國際盛會。習近平主席領導謀劃的面向“十四五”時期和2035年的宏偉藍圖在展會期間備受關注。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中國将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進軍的新發展階段。面對大變局、新使命,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展會前,有的海外媒體提出,新發展格局是否意味着中國将改變現行開放政策?4日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的回答鮮明有力: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内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内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14億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預計未來10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習近平主席這樣描述中國廣闊内需市場的動人前景。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立足當前、着眼長遠的戰略謀劃,體現着習近平主席在新的時代坐标上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深邃思考。
統籌國内國際兩個大局,利用國内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習近平主席的系列重要宣示,彰顯宏闊的國際視野和全局思維。
從60多年前啟幕的廣交會,到2012年開始的服貿會,再到三屆進博會,從“賣全球”到“買全球”,中國經濟的發展之路,就是融入世界經濟大循環并以自身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的曆程。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首屆進博會上,習近平主席以大海比喻中國經濟,表明中國堅定辦好自己的事,與各國不畏風雨、共克時艱的信心和決心。
可以預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中國必将以更加開放的姿态敞開懷抱,歡迎更多高品質國際商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市場,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世界經濟複蘇和長遠發展注入持久動力。(文字來源:共産黨員網)
習近平指出,剛剛閉幕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目标即将實現,從明年起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國将進入一個新發展階段。我們提出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決不是封閉的國内循環,而是更加開放的國内國際雙循環,不僅是中國自身發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國人民。中國是全球最具潛力的大市場。中國制造已經成為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重要組成部分,作出了積極貢獻。中國廣闊的内需市場将繼續激發源源不斷的創新潛能。中國将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文字來源:新華網)
進博會展現的深層内涵
四大平台
經過3年發展,進博會讓展品變商品、讓展商變投資商,交流創意和理念,聯通中國和世界,成為國際采購、投資促進、人文交流、開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為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産品。
三個“緻力于”
——我們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赢的共同開放。
這次疫情告誡我們,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重大危機面前沒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團結合作是應對挑戰的必然選擇。我們要堅持合作共赢理念,信任而不是猜忌,攜手而不是揮拳,協商而不是謾罵,以各國共同利益為重,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發展。
——我們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擔的共同開放。
曆史和實踐證明,風險挑戰面前,各國應該同舟共濟、各盡其責,而不應該唯我獨尊、損人不利己。大國要率先示範,主要經濟體要以身作則,發展中國家要積極作為,通過共同開放、共擔責任,推動世界共同發展。
——我們要緻力于推進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
面對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不應該任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而要以建設性姿态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更好趨利避害。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完善全球經濟治理規則,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四方面舉措
第一,建設開放新高地。
中國将有效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引領作用,出台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數字經濟、互聯網等領域持續擴大開放,深入開展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創新,推動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第二,促進外貿創新發展。
中國将繼續通過進博會等開放平台,支持各國企業拓展中國商機。中國将挖掘外貿增長潛力,為推動國際貿易增長、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中國将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态新模式加快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中國将壓縮《中國禁止進口限制進口技術目錄》,為技術要素跨境自由流動創造良好環境。
第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在疫情後出台的各項纾困惠企政策,對在中國境内注冊的企業一視同仁。今年,中國實施外商投資法和相關配套法規,進一步縮減了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中國将繼續完善公開透明的涉外法律體系,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維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以優質服務營造更好環境。
第四,深化雙邊、多邊、區域合作。
中國願同更多國家商簽高标準自由貿易協定,推動盡快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加快中歐投資協定、中日韓等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進程,加強同世界高标準自貿區交流互鑒。中國将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改革,積極參與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金磚國家等機制合作。中國将同相關國家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最後指出,中國人常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當前,世界經濟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我們要堅定信心、增強勇氣、共克時艱。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在開放中創造機遇,在合作中破解難題,攜手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文字來源:新華網)
本文圖文來源:共産黨員網、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