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弘揚“守初心、擔使命”的精神旗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護管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于2020年12月開展了四場黨員引領交流活動,共68人參與,分别以“回顧曆史篇章 傳承紅色基因”、“勿忘國恥 振興中華——121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新征程再出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重要講話”以及“十九大精神”為主題。
第一場學習會
主講人:黃奕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8級護理(本科)1班團支部書記,任護管學院黨員工作站組織部幹事,校學生黨建輔導員工作室宣傳部部員,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與服務中心辦公室部員,擁有較多的工作經驗,連續兩年榮獲校“優秀團員”,榮獲2019年度校“社會工作獎”,2019-2020學年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号。學習上曾榮獲2019-2020學年校“三等獎學金”。
紅色基因是信仰,目光遠大,追求高遠;是忠誠,愛黨愛國,矢志不渝;是追求,勇于拼搏,自強不息;是忘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預備黨員黃奕于2020年12月3日于北苑6号樓303開展了以“回顧曆史篇章,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學習會。
黃奕同學帶大家回顧了抗美援朝戰争中的上甘嶺戰役,并指出:上甘嶺戰役雖是抗美援朝戰争中最慘烈的戰役,卻也創造了戰争史上的奇迹,不僅從軍事上打垮了敵人的攻勢,也打出了我軍的指揮藝術、戰鬥作風和團結精神。
通過觀看關于上甘嶺軍魂——黃繼光的人物介紹,黃奕同學指出:“黃繼光身上體現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仍是我們戰勝一切敵人和艱難險阻的力量源泉,有了它,我們才能拖不垮、打不爛,愈挫愈奮,越戰越強;有了它,我們就會攻必克、守必固,敢打硬仗、惡仗、大仗,所向披靡,無往不勝。”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争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通過此次學習會,黃奕同學最後提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築牢聽黨指揮的政治信念、堅守服務人民的根本宗旨。我們要不畏艱難困苦,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将這些紅色基因融入我們的生活中去踐行。
第二場學習會
主講人:朱祎雯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8級護理(本科)2班班長,任護管學院黨員工作站組織部幹事。曾獲得“社會工作獎”、“科技創新獎”等單項獎,連續兩年獲得“優秀團員”稱号以及其他多個獎項。公開發表論文1篇,獲2019-2020學年校三等獎學金。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2020年11月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努力成為最高水平改革開放的開路先鋒、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排頭兵、彰顯“四個自信”的實踐範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中國精神、中國道路。
預備黨員朱祎雯于2020年12月10日于北苑6号樓303開展了以“新征程再出發——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重要講話”為主題的學習會。
朱祎雯同學介紹了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的基本概況,通過觀看視頻,朱祎雯同學指出:“30年披荊斬棘,30載雨雪風霜,經過30年的發展,浦東已經從過去以農業為主的區域,變成了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可謂是滄桑巨變,讓“甯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狀況徹底被改變。”
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浦東開發開放提出了五個新要求:第一,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打造自主創新新高地;第二,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力;第三,深入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增創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第四,增強全球資源配置能力,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第五,提高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明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上海是中國共産黨誕生地。要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不斷提升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确保改革開放正确方向。廣大黨員、幹部要勇于擔當、敢為先鋒,奮力創造新時代新奇迹。
在座同學聽完本次學習會以後,分别對本次學習會主要内容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入黨積極分子邬佳妮表示: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30年披荊斬棘,30載雨雪風霜。以前總說“甯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但現如今浦東早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一片阡陌農田變身為一座功能集聚、要素齊全、設施先進的現代化新城。比如張江高科技園區的建立,見證了浦東的進步。作為新時代青年,作為浦東的一份子,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跟随着浦東的步伐一起共發展。
入黨積極分子李星潤表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浦東開發開放的成功經驗再次昭示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浦東開發開放30年啟迪我們必須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開放戰略。習近平同志也指出: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人類社會發展的曆史告訴我們,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堅持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也是浦東開發開放的重要杠杆。
入黨積極分子詹蘭欣表示:上海是一座先榮的城市,是一個不斷見證奇迹的地方。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曆程,走的是一條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條面問世界、擴大開放之路,是一條打破常規、創新突破之路。展望未來,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發展的壯闊征程上,上海一定能創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現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氣象!
通過學習會,朱祎雯同學最後提出:作為新時代青年,作為一個“新浦東人”,三十而立的浦東使我們引以為傲,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們也應該扛起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盡自己所能為浦東未來的建設和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三場學習會
主講人:戴夢峤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8級護理本科2班宣傳文藝委員,任護管學院黨建工作站策劃部幹事,曾任護管學院學生會體育部部長,擁有較多的工作經驗,榮獲校優秀團員,校二等獎學金,學生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稱号。
2020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81周年的國家公祭日。國家公祭日的設立是緬懷過去,更是撫慰民心,順應民意的措施。同時,國家公祭日的設立也是中國與世界更好的在溝通,向全世界傳遞中華民族對于人權和文明的态度在向全世界表達我們熱愛和平維護和平的決心與責任。國家公祭日讓我們凝聚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緬懷逝者,讓我們更深切的體會到,國家存在的目的和價值體會到,國家統一強大的重要是民族精神,提升是人民更加愛國,讓中華民族早日複興的中國夢早日實現。
預備黨員戴夢峤于2020年12月17日于北苑6号樓303開展了以“勿忘國恥振興中華——12•13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學習會。
戴夢峤同學從三個角度帶大家回顧了南京大屠殺的全過程,分别是淪落前的南京城,日軍入侵南京以及二戰之後各國對于南京大屠殺的态度。83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分子在我國的六朝古都南京,展開了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300,000同胞喪命于此,而我們的先輩不畏艱險将生死置之度外用奮勇的抗争,為我們赢得了一個太平盛世。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應堅定不移地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人民應牢記曆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淩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中國人民正在意氣風發地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而奮鬥華民族。”
入黨積極分子邬佳妮表示:對于南京大屠殺事件,我内心充滿着悲痛。1937年12月13日,一個可怕的身影,南京大屠殺充滿了南京的每個角落。日軍,一支毫無人性的軍隊在南京進行了長達6周的血腥屠殺。他們采用種種滅絕人性的手段來殘殺中國人民。昔日繁華的南京城屍堆如山,血流成河,大街小巷,防空洞裡,處處都有中國人民的屍體,頓時,南京城成了人間地獄,魔鬼的天堂,侵華日軍在中國,在南京留下了人類曆史上最野蠻,最可恥的一頁。對于今天的我們而言,我們更應銘記曆史,勿忘國恥。
通過學習會,戴夢峤同學提出,作為一名黨員,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應該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要時刻牢記我們的使命,隻有思想上堅定的人,才能不受一切利益的誘惑,同時應做到勿忘國恥引領發展創新,隻有不斷地發展創新,才能夠走在世界潮流的前頭。一個國家必須強大起來,才會避免再次發生這種事情。作為新一代的青年,我們應該銘記曆史并引以為戒,牢記我們肩上的責任和心中的使命。
第四場學習會
主講人:周靖怡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8級護理(本科)2班,任校紅十字學生分會急救培訓中心主任,曾任校長助理、護管學院團總支書記助理兼團學改革專員等職務有較豐富學生工作經驗及組織活動經驗(如:面向全校學生的急救小課堂)。注重專業方面知識拓展,20年成為上海首批國際認證救護員。學習優良,連續兩年獲得校二等獎學金。
“十四五”時期将是未來3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起點,五中全會《建議》在黨的十九大報告基礎上進一步描繪了2035年的情景,對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标做出分階段推進戰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将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預備黨員周靖怡于2020年12月24日于北苑6号樓102開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學習會。
周靖怡同學介紹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通過回顧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标的建議》的重要特點、核心要義及起草的五條原則,指出:規劃《建議》把“十四五”發展作為重點,同時對2035年遠景目标進行展望。這有利于明确前進方向,凝聚社會共識,把短期、中期、長期發展目标銜接協調統一起來,增強戰略一緻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為“一次具有全局性、曆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标——“六個新”: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建議》明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馬克思列甯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态文明建設的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加快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經濟行穩緻遠、社會安定和諧,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
在座同學在聽完本次學習會以後紛紛交流了自己對本次學習會主要内容的看法:
入黨積極分子邬佳妮表示:十九大精神見證了我國的全面發展,浦東開放30周年,見證了浦東的輝煌變化,科技園區的建立,見證了我國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近日,我國的嫦娥号探測器,成功從月球上取回來1700多克土壤。這見證了我國目前在外太空的研究的發展進步。時代在發展,科技在進步,願中國越來越美好。
入黨積極分子張帆表示:九大報告指出我們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我們作為青年一代,是時代發展的主力軍,是未來社會的創造者,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初心,通過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的進步做出貢獻,肯吃苦耐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同時我們還應牢記使命,作為護理專業的醫學生,鞏固專業知識,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發散創新思維,為臨床事業貢獻力量,進一步提升我國在護理領域的人文關懷和技能水平。
通過學習會,周靖怡同學最後提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為一名新時代青年,養成關注時事新聞的習慣,了解國家大事。這與每位公民息息相關,更是對我們新時代青年的發展和人生規劃具有重大意義。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名黨員應從自身踐行,繼承并創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強國付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