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青年節到來之際,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化黨史教育,傳承紅色基因,骞續紅色血脈,引導團員厚植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的信念,激發、激勵團員擔當作為的熱情,bevictor伟德官网20級護理(本科)2班響應号召,5月初組織了 “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的主題團日活動,通過學習百年光輝黨史,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
本次活動通過紅色基地尋訪和線上雲團課完成,共分為三個篇章:回望百年征程,銘記黨史中國、尋訪“黨史”足迹,傳承五四精神和宣“五四”精神、鑄時代使命。尋訪活動分為本地實踐與外地實踐兩個闆塊,于5月1日至3日完成,采用照片、vlog和視頻等方式記錄同學們的所感所悟。2021年5月4日晚,全體同學相約雲端,回顧了1919年那場轟轟烈烈的五四青年運動,通過朗誦、知識競賽等方式領略其核心要義,接着共同探讨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最後線上交流了紅色基地探訪感悟以及團日活動感悟,旨在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融愛國心與個人夢于一體。
篇章一、回望百年征程,銘記黨史中國
利用五一假期,返鄉的同學們按照百年黨史時間軸自發前往浙江嘉興南湖、長沙橘子洲頭、杭州革命烈士紀念館、江蘇徐州青墩寺、福州新四軍辦事處等紅色景點打卡學習。通過照片、文字和vlog視頻的形式,追尋紅色記憶,重走百年之路,深入了解和認識中國共産黨的革命精神。
通過實地參觀,同學們走近黨的發展史上的重要紀念地,深入了解中國共産黨一路走來的艱難曆程,今昔對比,更加清楚自己作為時代複興新人肩上的責任與擔當。
篇章二、尋訪“黨史”足迹,傳承五四精神
為紀念“五四”運動,傳承五四精神,加強思想建設,提高青年綜合素質,團支書吳凡帶領20餘名在滬同學于5月4日當天來到漁陽裡共青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參觀學習,重溫峥嵘歲月,汲取精神力量。
同學們參觀了序廳、中國青年英模展廳、上海青年運動史展廳、“漁陽裡”曆史展廳和舊址五個部分,了解了從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産黨創建的壯闊曆史。在紅色團旗前,同學們重溫了入團誓詞,共同重溫了100年前一批熱血青年在此立下的報國之志,開啟解救中華民族的新征程。
經過此次參觀和學習,大家學習了近百年前漁陽裡革命青年前赴後繼,圖強救國的事迹,被革命先輩的事迹深深打動,同時也更加堅定了作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繼續發揚五四愛國精神,繼承革命先輩的優秀品質,牢記曆史使命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自強不息,團結奮進。
篇章三、宣“五四”精神、鑄時代使命
2021年5月4日,團支書吳凡主持開展了線上雲會議,學習讨論了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通過朗誦、知識競賽等方式重溫五四精神,最後線上分享紅色基地參觀體悟心得,體悟青年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的使命!
理論學習:五月的花海,青春的時代
團支書吳凡講解了五四精神的由來,歸納了五四精神: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私奉獻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宣傳民主科學的進步精神,追尋時代潮流、把握時代命運的偉大精神。站在中國革命的高度也可以概括為三點:愛國主義精神、民主科學精神、改革創新精神。接着,她結合五四精神帶領大家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的角度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清華大學時的重要講話,大家紛紛表示,要努力成為堪當民族複興重任的時代新人,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然後,範思哲同學朗誦了《一個樸素的真理》。
……
讓我們發揚“五四”愛國主義和創新精神
勵精圖治,繼往開來
雄姿英發,鬥志昂揚
去譜寫三個文明建設嶄新的篇章
去迎接二十一世紀偉大民族複興的曙光
……
其片段極具獨特青年學生特色:如同沙漠裡的綠洲,更似春日的細雨,其聲情并茂、富有熱情的語氣交織,為我們訴出黨史革命精神的力量,大家深深籠罩在紅色革命的震撼中。
知識競賽
為鞏固黨史知識,促使理論學習入腦入心,同學們通過掃碼的方式進行了線上“五四知識”小競賽,參與率100%,90分以上100%,進一步激發了同學們深入學習黨史的熱情。
分享交流:紅色基地探訪及團日活動感悟
理論學習結束後,同學們結合紅色基地打卡紛紛表達了感想:
張陸億同學參觀了嘉興南湖,她談到:“私借用董必武于清明時節觀船的題詩來形容,看到南湖上飄搖的畫舫時的感受,便是:革命聲傳畫舫中,誕生共黨慶工農。即使不在清明訪船,卻依然能感受到這艘遊船的重大意義。船不大,但前途遠大,有了這艘船,才誕生了社會主義中華人民共和國。見到它的霎那間,我心頭一震,原來所有偉大都誕生于渺小之間,便是從這小小一方天地之間,中國共産黨冒出頭來。回首往昔峥嵘,繼往開來,百年波瀾壯闊,初心曆久彌堅。黨的航行曆程是一本沉甸甸的史書,此刻吾輩青年願接過前輩手中的接力棒,立于新的起點,以昂揚姿态,揚帆開啟新的征程。”
袁林骐同學參觀了井岡山,她表示:“重走挑糧小道,不由感慨意志堅定之重要。在物質條件漸漸改善的今天,這品質更顯得彌足珍貴。向曆史緻敬!向曆史上輝的汗水緻敬!同時,令我感受最深的還是那份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精神瑰寶——井岡山精神。在紅米飯裡咀嚼曆史,在南瓜湯裡回味鬥争,通過親身體會、感悟着那段艱苦生活中的達觀,反複感受着那段烽火歲月裡的豪情,書本記載的曆史和親曆的現實場景擦出火花,耳熟能詳的曆史故事文字事迹顯得無比鮮活、分外有力。”
張玉涵參觀了杭州市革命烈士紀念館,她說道:“百年峥嵘,滄桑巨變。為了緬懷革命先烈,人們修繕舊址遺迹,建立紀念館,而我們追憶了這些過往,探尋了那些曆史。我們深知,是因為有了革命前輩抛頭顱灑熱血的奉獻犧牲,才有了我們如今安穩的生活。作為他們的後代,我們應時刻銘記曆史,以史為鑒,通過學習革命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信念,為實現民族偉大複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萬方同學表示:“新四軍辦事處舊址,其作為福建唯一全面反映福建新四軍抗戰史和福州抗戰史的陳列館,展覽分“福州戰役、紅色記憶、迎接解放、接管建設”四部分内容,展示了福州解放和建設曆程,借兩百多餘幅福州解放珍貴曆史照片,使我們當代青年人追憶了革命先烈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不屈不撓保家衛國的曆程。通過此次紅色精神洗禮,進一步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我們應該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不忘初心,繼續前行,做一個有理想、敢擔當、善作為的新時代新青年。”
黃婧婧同學對五四精神發表了自己的感悟:當祖國處于生死存亡的時候,當人民水深火熱的時候,是青年們首先站了起來,過去的曆史不容忘卻,那種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精神,青年更當繼承。梁啟超先生曾說過: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勝于地球則國勝于地球。五四的意義不僅僅隻是段曆史,更是已終止的傳承弘揚的精神。
張佳薏同學說道:“從本次團日活動中,我不僅學習到了五四青年節的由來曆史,甚至還了解了其内涵核心。通過這次的團日活動,五四青年節不再隻是單薄的字面節日,而是一個個過去與現在青年人交織而起的曆史大合奏,過往的青年勇敢無畏、愛國進步、追求科學,這一核心精神也作為美德流傳至今,深深刻在當代青年的血液裡。”
團日活動在大家熱烈讨論中圓滿結束,團支書吳凡同學總結了本次活動,她與同學們一起展望中國的未來,正如共青團團歌唱響的那樣:我們是五月的花海,我們用青春擁抱時代。生逢盛世,但也肩負重任,腳步不停,才能開創未來!
此次團日活動以更具參與感、創新性的學習形式加深了同學們對共産黨的認識,了解黨的光輝曆史,深化了對五四精神的認識,加深了團支部成員對黨史内容的了解掌握,認真落實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黨史學習要求,進一步貫徹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清華大學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家紛紛表示,将用實際行動诠釋“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以優異的成績向建黨一百周年獻禮!相信團員們會在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以後的生活中知史愛黨,扛起曆史擔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力所能及地為黨和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把個人夢想融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