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會】護管學院學生黨支部黨員引領交流系列活動

發布者:護管學院發布時間:2021-11-18浏覽次數:191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弘揚“守初心、擔使命”的精神旗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護管學院學生黨支部于2021年10-11月開展了四場黨員引領交流活動,分别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解讀西柏坡精神”、“中國人民志願軍”以及“一個黨和一座山的故事”為主題。


第一場學習會

主講人:齊雪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9級護理(本科)3班班長,任護管學院學生黨員工作站宣傳部部長,擁有較多的工作經驗,榮獲校優秀團員,校優秀學生幹部,學生工作積極分子等榮譽稱号,成績優良,連續兩年獲校一等獎學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預備黨員齊雪于2021年10月14日于北苑6号樓302會議室開展了以“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為主題的學習會。

齊雪同學帶領大家梳理了毛澤東同志所提出的“為人民服務”,從一個概念的提出到形成著名篇章,再到寫入黨章的曆史過程,使大家更加理解黨的執政宗旨,領悟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她分别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介紹:(一)“為人民服務”從提出到寫入黨章(二)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重要論述(三)牢記初心踐行黨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踐行黨的宗旨,必須真信真懂“群衆是真正的英雄”。毛澤東同志說:“群衆是真正的英雄。為群衆服務,這就是處處要想到群衆,為群衆打算,把群衆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一要信群衆。人民群衆是共産黨人的衣食父母,是最親的親人。共産黨員要始終信任群衆,無論是戰争年代,還是新時代,人民群衆都是推動時代進步的力量。二要懂群衆。共産黨人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隻有人民的利益,要堅持以百姓之心為心,想群衆所想,急群衆所急,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努力把民生實事辦實辦好。三要靠群衆。人民群衆是共産黨人永遠的靠山。必須緊緊依靠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民族振興。隻要萬衆一心,定能衆志成城、富民強國,實現偉大複興。

通過學習會,齊雪同學最後提出:人的工作時間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每位共産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時間隻有短短幾十年,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境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第二場學習會

主講人:趙婉婷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9級護理(本科)1班,任護管學院黨員工作站組織部幹事,曾任護管學院志願者基地負責人,有較豐富的工作經驗,獲浦東新區周浦風采十佳最美志願者、校二等獎學金、校三好學生、校社會工作獎等榮譽。

全黨同志要不斷學習領會“兩個務必”的深邃思想,始終做到謙虛謹慎、艱苦奮鬥、實事求是、一心為民,繼續把人民對我們黨的“考試”、把我們黨正在經受和将要經受各種考驗的“考試”考好,使我們的黨永遠不變質、我們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調研指導黨的群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的重要講話

預備黨員趙婉婷于2021年10月21日在北苑6号樓303開展了以“解讀西柏坡精神”為主題的學習會。

趙婉婷同學帶大家回顧了西柏坡精神形成的曆史條件,并指出:西柏坡精神蘊含着深厚的為民情懷。1947年7月至9月,全國土地會議在西柏坡召開,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草案)》,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區迅速開展,億萬農民第一次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耕者有其田”的千年理想變成了現實。獲得土地的農民積極支援解放戰争,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西柏坡指揮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陳毅同志曾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衆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通過西柏坡精神的時代價值,趙婉婷同學指出:作為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的傳承和升華,西柏坡精神蘊含着中國共産黨人的政治情懷和執政理念。“兩個務必”提出70多年來,正是因為黨始終強調和堅持“兩個務必”,我們黨才能保持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團結帶領人民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要跳出“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曆史周期率,就要靠全黨同志保持頭腦清醒、堅持“兩個務必”。以“兩個務必”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财富,要不斷結合新的時代條件發揚光大。

通過此次學習會,趙婉婷同學最後提出: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傳承并發揚西柏坡精神,不能驕傲自滿、止步不前,要繼續謙虛謹慎、戒驕戒躁,繼續艱苦奮鬥、銳意進取,昂首闊步走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



第三場學習會

主講人:何夢绮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9級護理(本科)3班團支部書記,現任護管學院黨員工作站學習策劃部部長、校紅色驿站辦公室部員,獲得上海市2020年度“從石庫門再出發”主題征文二等獎,第四屆上海市高校學生理論宣講微課優勝獎,2019年度校優秀團員,連續兩學年獲得校二等獎學金。

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高唱戰歌,在彭德懷司令員的指揮下,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前線。讓我們一起翻開曆史,去重溫當時志願軍戰士的英勇、豪邁,能打仗、打勝仗的鋼鐵意志和堅強信念。

2021年10月28日,何夢绮同學以電影《長津湖》做引入,從“抗美援朝大事記”、“抗美援朝的意義”和“革命先烈的事迹”三個方面講述,為同學們介紹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由來、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上甘嶺戰役、朝鮮停戰協議四個故事,引申出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抗美援朝戰争是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軍人第一次出國作戰,正因為志願軍戰士們的浴血奮戰才得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安全,同時,這場戰争也打出了我國的國威和軍威,提高了國際聲譽,使敵對國家再不敢對新中國發起挑釁。”

最後,通過對楊根思、許家朋、邱少雲、黃繼光、伍先華烈士的事迹再回顧,講述了他們身上所體現出來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通過本次學習會,何夢绮同學分享——在和平年代成長的我們應銘記這段曆史,以他們為榜樣,時刻以祖國的強盛為己任,用知識武裝自己的頭腦,為中國的發展和壯大作出自己的貢獻,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



第四場學習會

主講人:楊思儀

主講人介紹:中共預備黨員,19級護理(本科)4班班長,任護管學院黨員工作站組織部幹事,有較多的工作經驗,獲校“優秀團員”、“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号,2021年“知行杯”上海市大學生社會實踐大賽三等獎及其他多個獎項。學習上曾獲校二等獎學金、校三等獎學金。

七月的盛夏,紅色氣質席卷全國,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了,紅色氣質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氣質要從一座山講起,這座山就叫做“井岡山”。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得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在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井岡山也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渾身都散發着紅色氣質。

預備黨員楊思儀于2021年11月4日于北苑6号樓303開展了“一個黨和一座山的故事”為主題的學習會。

楊思儀同學從什麼是井岡山精神、井岡山精神的内涵、大學生該如何傳承井岡山精神三方面進行了解讀。她指出:“我們大學生第一要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積極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第二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用知識武裝自己,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要堅定對黨和政府的信任,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切實履行政府的政策。另外,我們青年大學生應樹立遠大理想,為自己的人生各階段樹立目标,堅定信念,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地實現自己的一個個目标,為了理想而奮鬥,為了美好未來而奮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财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