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防控辦學新常态,助力國際合作辦學新發展

發布者:護管學院發布時間:2022-05-13浏覽次數:170

5月12日,護管學院與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就疫情背景下外籍教師管理及中美班教學運行等工作組織召開研讨會。國際交流處薛文隽處長、國際教育學院孫海濤院長、護管學院朱愛勇院長以及相關教師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對中美合作辦學項目的外籍教師在疫情期間出入境返鄉、工作許可、以及教學策略等事宜進行了讨論,同時對未來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發展提出了展望。

會上,薛文隽處長就疫情暴發以來外籍教師的在校情況做了簡要梳理總結,并對中美合作辦學項目課程思政工作的建設提出了中肯建議。受到疫情影響,部分外籍教師三年來一直未能返鄉探親,對于外籍教師假期返鄉的需求,國際交流處、國際教育學院和護管學院深表理解并達成共識:在遵循國家防疫方針和學校防疫政策的前提下,在不影響外籍師資教學任務落實的情況下,安排外籍教師分批返鄉探親,并做好探親教師的工作交接及後續返校工作。

朱愛勇院長基于對中美合作辦學項目的現狀分析,針對目前疫情不穩定突發變化多的現實風險,要求加強頂層設計,提前做好預案,實現化危為機,重塑項目輝煌。一是要保障教學運行。充分利用線上平台的優勢,建立和穩定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常态運行模式,同時實施中外教師一對一對接課程教學和班級管理。二是要強化課程融合。中方教師與外籍教師密切交流,在課程上進行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實現中美教學1+1大于1但小于2的内在有機融合。三是要儲備戰略師資。在中外師資對接合作的基礎上,實現優勢互補,建設基于中方師資的全英文核心專業課程,為申報開展“4+0”的中外合作護理本科培養項目做好中方師資選拔和隊伍建設,儲備一批國際合作戰略人才。四是要聚焦數智轉型。後疫情時代的中外合作辦學,“在線教育”和“雲課堂”将會扮演重要角色,提升護理教育的數字化和智慧化轉型,與時俱進,充分打造“互聯網+”教育,融合創新,為中外合作辦學高質量發展提供數智化技術支撐,形成示範化引領典型案例。五是要抓好課程思政。中方老師全程跟聽和參與外籍教師授課的課程,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牢牢把握育人方向,實現中西合璧,主權在我。通過以上舉措,助力國際合作辦學新發展,為全面優化“應用型,特色性,國際化” 護理人才培養模式奠定堅實基礎,為健康中國保駕護航!


Baidu
sogou